埃尔诺

余华为何得不到诺贝尔奖?

提起中国当代文学的海外传播,余华是绕不开的名字。《活着》《许三观卖血记》《兄弟》等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,全球销量超千万册,不仅斩获意大利格林扎纳·卡佛文学奖等国际奖项,更成为海外读者认知中国文学的“入门钥匙”。但他始终与诺贝尔文学奖缘悭一面,并非其作品不够

诺奖 诺贝尔奖 余华 埃尔诺 帕慕克 2025-10-11 20:12  3

庆祝坚强而温柔的女性表达

“不必匆忙。不必火花四溅。不必成为别人,只需做自己。”上世纪二十年代,英国作家弗吉尼亚·伍尔夫在《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》里写下这句话,面对当时女性所处的困境,她认为女性要尽可能发挥优势,成就自我。百年后的今天,女性逐步打破男性凝视的叙述惯性,建立起自己的叙述体

art 电影人 影展 埃尔诺 giada 2025-09-29 08:32  5

非虚构短故事列不完的书单,总有启发你开始创作的风格|最后报名

当我二十岁开始写作时,我认为文学的目的是改变现实的样貌,剥离其物质层面的东西,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写人们所经历过的事情。比如,那时我认为我的家庭环境和我父母作为咖啡杂货店店主的职业,以及我所居住的平民街区的生活,都是“低于文学”的。同样,与我的身体和我作为一个女孩

故事 创作 书单 埃尔诺 三明治 2025-09-15 16:27  5

张怡微散文新作《谁能追踪你的笔意呢》:看见广阔世界里的普通人

女性的天空究竟有多广阔?在《谁能追踪你的笔意呢》(上海文艺出版社)中,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、文学博士张怡微讲述过往十年生活流水,从博士学习到教学工作,从台北到上海,从日常生活到文学生活,她体验过亲情的圆满和缺憾,经历过至亲去世的伤痛。

散文 埃尔诺 笔意 张怡微 张怡微散文 2025-09-11 17:13  5